惠誉:确认东方资产(国际)“A”长期本外币发行人评级,展望“负面”
本文来自“惠誉评级”。
7月14日,惠誉评级已确认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东方国际)'A'的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展望为负面。
惠誉同时确认东方国际‘A’的有担保美元债券评级。该债券由东方国际的全资子公司Joy Treasure Assets Holdings Inc.发行,由东方国际提供无条件及不可撤销的担保。惠誉将东方国际所有于2023年4月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的评级移出名单后采取上述评级行动。
上述评级行动与东方国际的母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A/负面)保持一致。
惠誉基于《母子公司评级关联性标准》授予东方国际评级,该评级与其母公司评级等同,因此,对母公司的评级行动将导致对东方国际类似的评级行动。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母子公司关系
惠誉评估,东方国际与持有其全部股份的母公司中国东方之间存在母子公司关系。东方国际的董事会成员(不包括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由中国东方任命。重大决策由总部作出,之后再下达至东方国际的董事会。该公司须定期及不定期向母公司报告其投资和公司业绩表现。此外,东方国际的财务数据并表中国东方。
相对信用质量
惠誉将中国东方归类为政府相关企业。惠誉认为,政府提供的支持可能流向东方国际,因为东方国际的业务运营与其母公司的核心业务(不良资产管理)一致,且东方国际是中国东方的主要的海外融资平台。
关联性强度
母公司在法律层面提供支持的意愿“中等”:尽管母公司不提供担保,但是惠誉认为,中国东方通过提供维好协议和股权购买承诺协议有为东方国际相当部分的债务提供资金的义务。截至2022年末,中国东方为价值154亿港元的由东方国际担保的票据提供了增信措施(维好协议和股权购买承诺协议)。这些存续票据约占东方国际总债务的28%。母公司在维持海外融资渠道方面有提供支持的意愿。
母公司在战略层面提供支持的意愿“强”:东方国际是集团内主要海外融资平台,致力于通过跨境项目投资为中国东方的不良资产管理核心业务提供支持,并拓宽融资渠道。截至2022年末,东方国际的债务约占中国东方存续债务的10%。替代东方国际的成本较高。
过去几年,由于中国东方聚焦不良资产处置主业,东方国际的资产和营收规模有所下降。尽管如此,东方国际与其他境外相关实体协作的跨境交易与母公司的核心业务息息相关,彰显了其战略重要性。惠誉对战略层面支持意愿的评估着重考量了东方国际在竞争优势方面的突出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营收占比较低及增长潜力中等的局限性。
母公司在运营层面提供支持的意愿“强”:东方国际通过为跨境项目和海外投资提供资金从而为中国东方提供了巨大的运营便利。此外,东方国际助力中国东方将其营收和资产实现地域多元化,并遍布金融业的各个领域。两家公司的运营相互融合,因为母公司对东方国际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有控制权,且两家公司共享同一品牌。规避成本巨大。
东方国际是一家成熟的海外投融资平台,持有贷款、证券顾问与资产管理业务牌照。东方国际被取代将耗时持久且很可能导致业务受阻。
评级推导摘要
东方国际与中国东方之间的关联性强。惠誉依据其《母子公司评级关联性标准》,采用“母强子弱”的评级方法,将东方国际与中国东方的评级等同进而得出东方国际的评级。
东方国际在存续债券担保下的义务与所有其他现在和未来的无担保义务一致。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 对中国东方采取的负面评级行动可能导致东方国际的评级下调,因为东方国际的评级与中国东方的评级一致。
- 中国东方在战略或运营层面为东方国际提供支持的意愿显著削弱(包括为母公司提供的竞争优势减弱、管理层重叠和品牌共享程度削弱,或母公司的规避成本下降),可能导致东方国际与其母公司之间的评级差距加大。
- 母公司稀释对东方国际的持股可能导致惠誉重新评估母子公司关系。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 因东方国际的评级与中国东方的评级等同,对中国东方采取的正面评级行动将引发东方国际的评级变化。
流动性及债务结构
东方国际的经调整净债务主要为银行债务和债券。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的债务总额从2017年底的857亿港元降至约554亿港元,原因是其母公司自2018年起开始专注于中国内地的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与其他信用评级相关联的公开评级
东方国际的发行人违约评级与中国东方的发行人违约评级直接关联,中国东方的发行人违约评级与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A+/稳定)相关联。
发行人简介
东方国际是中国东方的全资子公司及主要境外融资与运营平台,中国东方是中国国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在维护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