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确认中电控股(00002.HK)和中华电力“A”长期本外币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久期财经讯,8月18日,惠誉已确认总部位于香港特区的中电控股有限公司(CLP Holdings
Limited,简称“中电控股”,00002.HK)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华电力有限公司(CLP Power Hong Kong
Limited,简称“中华电力”)“A”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展望“稳定”。惠誉同时确认,两家公司的短期IDR均为“F1”。
中电控股的评级反映了中华电力的可预测现金流,通常占中电控股调整后EBITDA总额的70%左右。中华电力得益于其在中国香港特区九龙和新界的垂直整合电力业务的垄断地位,该业务受到透明和支持性的《管制计划协议》的规管。该协议允许中华电力获得准许回报率和运营成本转嫁。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逐步盈利复苏:惠誉预计中电控股的盈利将在2023年恢复,因澳大利亚业务将逐步复苏,香港特区和中国的业务贡献也将稳固。由于澳大利亚经营环境充满挑战,公司2022年的盈利大幅下降,特别是在2022年上半年,导致批发分部的公允价值调整前的EBITDA为负,以及按市值计价的期货合约公允价值损失。
公司盈利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回升,这是因为市场稳定性的提高和遗留期货合约的外转令澳大利亚市场企稳,对冲的公允价值损失减少。2023年上半年盈利将进一步改善,但由于能源采购成本上升和竞争激烈,澳大利亚批发部门的盈利状况被零售部门的盈利状况恶化所抵消。惠誉预计,随着反映成本上升的重新定价成果生效,零售业务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改善。
香港特区盈利强劲:中电控股的盈利得益于香港特区受监管资产基础不断增长所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中华电力在2018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总投资,从2018年最初批准的529亿港元增至2021年的561亿港元。这些项目包括在传输和分销方面的投资,在龙鼓滩(Black Point)建设两个燃气发电机组(一个已投入使用,另一个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以及一个在2023年7月投入使用的海上液化天然气终端。
该公司正与香港特区政府商讨制定新的2024-2028年发展计划,并对《控制计划协议》(Scheme of Control Agreement)进行中期审查。惠誉预计,2023年底前将披露更多细节。
债务更加稳定:惠誉预计2023年净债务将略有上升,自由现金流将为负。由于中电控股的澳大利亚实体Energy Australia (EA)的流动性需求增加,债务水平在2022年上半年大幅上升,但从2022年下半年逐步稳定。高企的期货合约价格迫使EA在2022年上半年追加流动性作为保证金存款。因此,经惠誉调整后的整体净债务达到740亿港元。随着保证金存款的减少,以及Apraava Energy在减持股份后的解散,债务水平随后将下降。
低上行空间:由于澳大利亚业务亏损,中电控股的EBITDA净杠杆率在2022年暂时升至4.3倍,高于惠誉的负敏感性3.3倍。惠誉预计,随着香港特区和中国内地的强劲业务贡献以及澳大利亚业务的逐步复苏,2023年起净杠杆率将回到3.3倍以下,但惠誉认为未来两到三年的上行空间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并表评级方法:惠誉认为,中华电力的独立信用状况(SCP)比中电控股略强。惠誉一直将这两家公司作为一个并表实体进行分析,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这反映了中华电力在集团内部的整合。惠誉基于《母子公司评级关联性标准》,评定两家实体之间的法律层面限制程度及获取和控制程度均为开放而评估两者关联性。
评级推导摘要
中电控股的评级得益于其强劲的业务状况,与韩国电力公司(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AA-/稳定,独立信用状况:bbb-)相比,受监管的稳定收益比例更高,业务的地理分布更为多样化(包括在中国香港特区、中国内地、澳大利亚和印度)。中电控股的财务状况也更为强劲,因其债务和杠杆率指标较低。
中电控股的业务也比泰国发电局(Electricity Generating Authority of Thailand, BBB+/稳定, 独立信用状况:bbb+)更强劲,具有更好的一体化和地域多元化。其杠杆略高于泰国发电局,但由于香港特区业务的监管框架透明,中电控股拥有更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惠誉基于中电控股的综合概况评定中华电力的评级,根据《母子公司评级关联性标准》,两家实体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关键评级假设
- 2023年收入下降9%,2024-2025年下降2%;
- 2023年经惠誉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约为22%,2024-2025年为23%-26%
- 2023-2025年度的资本支出约为每年140亿港元。
- 2023年股息支付增长持平。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惠誉预计,除非受监管的公用事业业务出现实质性增长,否则评级不会在中期内上调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 EBITDA净杠杆持续高于3.3倍
流动性和债务结构
流动性稳健:中电控股受益于均匀分布的债务到期情况,以及强大的银行和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截至2023年6月底,该公司报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亿港元(2022年:43亿港元),而短期债务为128亿港元。惠誉认为,由于该公司期限分布较广,且融资渠道强劲,资金缺口并非问题。该公司于2023年1月发行了84亿港元的长期债务,并表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为312亿港元。
发行人概要
中电控股是亚洲领先的公用事业公司。该公司的大部分EBITDA来自其在中国香港特区的受监管的垂直一体化电力业务。其国际业务包括在澳大利亚的发电和零售公用事业,以及在印度、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发电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