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确认中国宏桥(01378.HK)"Ba2"公司家族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久期财经讯,10月11日,穆迪确认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China Hongqiao Group Limited,简称“中国宏桥”,01378.HK)“Ba2”公司家族评级及“Ba3”高级无抵押评级,并将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Roy Zhang表示:“展望调整反映出,由于对短期债务的依赖日益增加,该公司的流动性状况有所减弱,这降低了其抵御行业波动的缓冲。”
“评级确认反映了该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在市场低迷期间的稳定运营,以及通过其多元化融资渠道为其短期到期债券再融资的记录。此外,我们预计该公司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逐步去杠杆化,达到其作为低成本生产商的评级水平,”Zhang补充道。
评级理据
中国宏桥的“Ba2”公司家族评级反映了该公司在铝行业的领先地位、悠久的运营历史和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生产设施。
这些优势被该公司处于行业周期性和监管风险、以及集中所有权带来的风险所抵消。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12个月里,该公司的收入达到了129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生产了306万吨铝,约占国内产量的15%,占全球产量的9%。截至2023年6月底,其财务杠杆(以总债务与EBITDA之比衡量)上升至4.2倍,主要原因是铝价下跌和EBITDA下降。
由于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强劲需求,以及监管原因导致的有限供应增加,原材料成本从峰值水平回落,铝价触底反弹,进而推动该公司利润率的扩大,因此穆迪预测,在未来12-18个月内,该公司的杠杆率将恢复到3.0倍以下。
中国宏桥的流动性缓冲有所收窄,因为其境内借款的期限大多较短。截至2023年6月底,其12个月内到期的债务占其披露债务总额的75%,高于2021年底的49%。该公司对短期债务的依赖增加,削弱了其流动性状况,降低了财务灵活性。
中国宏桥受益于利息支出较低的短期境内贷款。尽管如此,穆迪预计该公司将主动恢复其平衡的债务结构,长期债务的比例将升高。该公司还可能保持其强大的银行关系和获得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机会,这将缓解再融资风险。
中国宏桥的流动性较弱。截至2023年6月,该公司的现金和类似现金来源约为316亿元人民币。加上其预计的运营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其未来12-18个月的短期债务和其他财务义务。
然而,鉴于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和融资渠道,该公司很可能能够展期其短期债务。该公司还可以灵活地减少股息支出和资本支出,而不会影响其运营。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考虑因素
中国宏桥面临着与其大型氧化铝精炼和铝冶炼业务相关的水管理、自然资本、废物和污染、健康和安全以及责任生产风险。该公司长期的业绩记录和稳定的运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前述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公司计划将400万吨的产能(总产能为646万吨)从山东省转移到云南省。到目前为止,过渡一直很顺利。这一战略举措将使该公司能够将水电作为主要能源,并减少对燃煤能源的依赖。这符合中国政府的碳中和战略,并降低了该公司的监管风险敞口和不确定性。
中国宏桥面临着股权集中带来的风险。少数股东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CITIC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信集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一风险。
可能导致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如果中国宏桥保持健全的公司治理标准;积极改善其债务结构、杠杆和流动性状况;并在整个行业周期中表现出谨慎财务管理的记录或承诺,穆迪可能会将展望调整为稳定。可能表明展望调整为稳定的量化财务指标包括其长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例趋于50%,以及债务/EBITDA之比保持在3.0倍以下。
如果中国宏桥未能提高杠杆率,降低对短期债务的依赖,或者如果其成本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恶化,穆迪可能会下调其评级。具体地说,如果该公司调整后的债务/EBITDA之比在持续一段时间内保持在3.0倍以上,或者如果该公司未能通过用长期债务取代短期债务来改善其流动性状况,穆迪可能会下调评级。
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山东省邹平市,是中国乃至全球产量最大的铝制造商之一。该公司于2011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
截至2022年底,中国宏桥由张波先生及其家族持有64.2%股权,中信集团持有公司12.7%股权。该公司2022年的收入为1317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