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将中国蓝星“Baa2”发行人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
本文来自“穆迪评级”。
11月29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已将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星)Baa2的发行人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
此外,穆迪还将Bluestar Finance Holdings Limited的下列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
1) Bluestar Finance Holdings Limited发行、蓝星担保的中期票据计划下高级无抵押债务的(P)Baa2评级和次级债务的(P)Baa3评级。
2) 蓝星担保的有支持次级证券的Baa3评级。
此前上述评级展望为稳定。
穆迪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何卓荣表示:“列入下调观察名单反映蓝星的杠杆率大幅攀升,且我们担心由于化工行业形势严峻,公司盈利大幅下降将导致未来1-2年内其杠杆水平维持在高位,这将对其目前水平的个体信用质量构成压力。”
评级理据/可引起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2023年前9个月,蓝星披露的经营及财务业绩较弱且波动较大。期间蓝星的总收入和EBITDA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7%和超过60%,这主要是由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在相对较小程度上硅产品销量下滑所致。
虽然公司债务相对稳定,但盈利下降导致其杠杆率大幅上升,截至2023年9月底前12个月内,该公司的穆迪调整后债务/EBITDA比率从2022年的4.8倍大幅攀升至12倍以上。
尽管部分产品,尤其是蛋氨酸的价格在2023年第三季度有所上涨,但穆迪预计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蓝星的信用指标仍将保持疲弱。对于蓝星而言,削减杠杆率并将其长期保持在与公司评级相称的7.0倍的水平存在挑战。
蓝星Baa2的发行人评级包含其个体信用实力和3个子级的提升,反映穆迪预计该公司在必要时通过其最终母公司中国中化获得中国政府(A1/稳定)支持的可能性较高。
3个子级的提升反映了蓝星由中国中化持有全部股份,作为后者的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工的核心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并对中国化工业的发展具有战略重要性。
蓝星的个体信用实力则反映了:该公司多元化的特种化学产品结构;一些产品线具有领先市场地位;中国对动物营养和硅产品的稳定需求带来的良好长期增长前景。
但上述优势因以下因素所抵消:该公司债务杠杆较高;对公司盈利能力贡献较大的蛋氨酸和有机硅中间体等特种化工产品的价格波动导致其经营和财务业绩波动较大。
蓝星的流动性较弱。截至2023年9月,该公司的现金余额为人民币100亿元,加上其未来18个月的穆迪预测运营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同期人民币290亿元的到期债务和估测资本支出。但是,鉴于该公司是知名央企的核心子公司,并与银行有良好的关系,因此穆迪预计其能够保持融资渠道顺畅。
穆迪的下调观察将重点关注蓝星的业务计划,以及公司去杠杆和增强资本结构的可能性和时间表。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星)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包括有机硅上下游产品、甲硫氨酸(蛋氨酸)、水处理产品、聚乙烯和石化产品。2023年6月底前12个月该公司收入和EBITDA分别为人民币630亿元和人民币70亿元,截至2023年6月底其总资产为人民币1,060亿元。
截至2023年11月,蓝星由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4.1%,其余股份由中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蓝星实际由中国中化持股100%,后者则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