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亚太:首次授予兴业银锡(000426.SZ)“BBBg-”长期信用评级,展望“稳定”
本文来自“中诚信亚太”。
7月25日,中国诚信(亚太)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中诚信亚太”) 首次授予内蒙古兴业银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锡”或“公司”)BBBg-的长期信用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兴业银锡的长期信用评级反映了公司:(1)银锡业务的市场地位持续提升且资源储量充足;(2)通过技术改造和项目收购实现产量增长;(3)收入快速增长且盈利能力良好;(4)债务水平可控且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但该评级关注到以下因素包括:(1)盈利易受全球经济环境及金属价格波动影响;(2)存在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运营风险(虽通过矿山资产多元化得到部分缓解);(3)项目建设和收购带来较大资本支出压力;(4)流动性状况一般且融资渠道主要依赖银行贷款。
企业概况
兴业银锡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勘探、开采、冶炼和销售的中国矿业企业,核心业务聚焦银、锡两大金属品类。截至2025年7月9日,内蒙古兴业黄金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兴业集团")直接持有兴业银锡20.46%股权。兴业集团及兴业银锡创始人吉兴业先生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在2025年7月兴业集团完成最新重组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成为第二大股东,间接持有公司6.87%股份。2025年7月17日,兴业集团将所持全部兴业银锡股份质押给了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评级因素
正面因素
银锡业务的市场地位持续提升且资源储量充足。兴业银锡在中国矿业领域,尤其在银、锡开采方面优势显著。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银储量2.72万吨、锡储量18.57万吨、锌储量390万吨、铅储量130万吨及铁储量800万吨。
通过技术改造和项目收购实现产量增长。近年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项目收购及扩建工程持续提升主力矿种产能。我们认为,随着矿山扩建工程及并购项目的陆续完成,公司银、锡产量在中短期内将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其在银锡采掘行业的领先地位。
收入快速增长且盈利能力良好。过去三年,受益于产销规模扩大及银价上涨,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基于技改项目投产及矿山资产并购带来的产能提升,我们预计公司未来12-18个月营收与盈利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债务水平可控且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兴业银锡债务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可控。随着在建项目持续投入及积极并购推进,公司总债务从2022年末的20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29亿元。尽管债务规模扩大,2025年一季度资本负债率仍维持在26.3%的较低水平。鉴于资本开支需求及并购策略延续,我们预计未来12-18个月公司债务规模将维持高位,但盈利快速增长可部分抵消债务增加的影响,使债务杠杆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关注因素
盈利易受全球经济环境及金属价格波动影响。鉴于有色金属行业具有强周期性特征,金属价格走势与全球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导致近年经济衰退与复苏期间价格波动剧烈。兴业银锡的营收与盈利易受银、锡等金属价格波动影响,但得益于产品多元化布局——由于供需基本面差异,白银与基础金属价格相关性较低,这一风险得到部分缓释。
存在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运营风险(虽通过矿山资产多元化得到部分缓解)。公司子公司银漫矿业2019年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导致停产整顿逾一年,对公司营收及利润造成显著冲击。这凸显出公司的运营风险——尤其考虑到银漫矿业作为核心利润来源的集中度风险。不过我们认为,随着宇邦矿业的收购完成,单一矿区事故对整体盈利的冲击将得到部分缓解,多元化的生产布局有望增强未来抗风险能力。
项目建设和收购带来较大资本支出压力。过去三年间,公司为提升产能启动多项扩建工程,并通过积极并购拓展海内外业务布局,由此带来较大资本开支压力。
流动性状况一般且融资渠道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兴业银锡流动性状况保持适中。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储备为2.811亿元,现金对短期债务覆盖倍数约0.2倍,显示流动性处于适度水平。融资结构方面,公司主要依赖银行借款获取外部资金。
评级展望
兴业银锡评级的稳定展望反映了我们预计公司将保持其在矿业行业中的领先市场地位,并在未来12-18个月内实现生产规模的稳定增长。
可能触发评级上调因素
评级可能上调的因素包括(1)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利润进一步增长;(2)通过产品产量与储量显著提升巩固市场地位;(3)实现债务杠杆率下降、信贷指标改善及融资渠道多元化。
可能触发评级下调因素
评级可能下调的因素包括(1)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对公司盈利造成负面影响;(2)公司运营遭遇重大经营、地缘因素或环境问题;(3)公司信贷指标恶化或流动性状况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