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确认花旗集团(C.US)“A”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久期财经讯,8月15日,惠誉确认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C.US)的长期及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IDRs)分别为“A”和“F1”,同时确认其生存力评级(VR)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惠誉还确认了相关实体——花旗银行(Citibank,
N.A.)、Citibank Canada、Citibank Europe Plc、花旗环球金融控股有限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Holdings Inc.)、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Limited和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Inc)的发行人违约评级(IDRs)。
惠誉还确认了花旗集团及其主要运营银行子公司花旗银行的政府支持评级为“ns”。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上述评级反映了花旗在监管整改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其业务状况的改善。多项关键评级驱动因素的上调评估为花旗当前评级提供了更充足的缓冲空间。
运营环境:花旗业务覆盖约95个国家,其全球布局使其在服务跨国企业方面具备竞争优势。自2021年宣布战略调整后,花旗的消费银行业务目标有所缩减,将聚焦于美国本土市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其国际消费贷款余额规模降至230亿美元(2021年为540亿美元)。惠誉确认花旗的运营环境评级为“aa-”,与美国本土评级一致。
战略转型成效显现:评级反映了花旗对2022年“投资者日”战略的阶段性落地,包括退出国际消费业务、业务板块重组、组织架构简化、系统投资及治理优化。截至2025年6月的半年报显示,除其他运营板块外,花旗各业务板块的有形普通股股本回报率(ROTCE)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在核心现金管理、证券服务及固定收益交易业务中保持领先地位。
2024年,花旗整体费用同比下降4%;剔除遣散费及其他一次性支出后,费用有望进一步降低。尽管取得进展,花旗中期ROTCE目标(10%-11%)仍低于高评级的美国同业。
风险管理强化:花旗已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治理及流程,惠誉预计这将推动监管整改并降低运营损失。其对关税影响、商业地产疲软及利率敏感性的敞口管理良好,得益于稳健的承销标准、充足的拨备覆盖及预防性组合管理。
资产质量稳定:花旗的资产质量由高评级企业贷款及大规模信用卡组合共同构成。截至2024年底,净冲销额(NCOs)已趋稳。惠誉预计,尽管基准情景下失业率将温和上升,但美国就业市场的稳健趋势及墨西哥消费业务的退出将支撑信贷表现稳定。拨备覆盖率保持强劲,达贷款总额的2.7%,其中84%拨备分配给消费信贷敞口。
正向经营杠杆:就运营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RWA)比率这一核心盈利指标而言,花旗四年均值在美国同业中处于低位。但该比率在2025年上半年已提升至1.8%(2024年全年为1.4%)。惠誉预期商业模式优化、支出稳定及财富银行业务贡献提升将带来进一步改善。曾因转型和一次性支出抬高的成本增长已逆转,2024年成本下降后中期内有望持续降低。尽管当前预期信用损失(CECL)模型导致盈利波动,花旗2.7%的贷款拨备覆盖率仍显示审慎态度。
资本要求存在不确定性: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花旗在标准化方法下的普通股一级资本(CET1)比率为13.5%,高级方法下为11.9%,均显著高于监管最低要求。包括巴塞尔协议III最终版强化补充杠杆率及压力资本缓冲改革在内的监管调整尚未最终落地,但预计对花旗资本要求的影响有限。通过2025年压力测试后,花旗将股息提升至每股0.60美元,并维持2025年底CET1比率13.1%的目标,同时可能通过股票回购维持至少100个基点的资本缓冲。
存款增长支撑净利息收入:花旗的资金状况依托于庞大、稳定且多元化的存款基础(截至2024年中,美国市场份额4.3%),主要由运营性现金管理账户(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占总存款的54%)构成,且贷存比处于低位(53%)。
尽管对机构及计息存款的依赖推高了整体成本,但年初至今5.7%的存款增长支撑了资产重定价及净息差扩张。批发融资占总融资的40%,其期限分布合理且展期风险有限。流动性保持强劲:平均高质量流动资产(HQLA)达5680亿美元,流动性覆盖率115%,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可用流动性融资超1万亿美元。
控股公司VR与运营公司持平::花旗与花旗银行的集团生存力评级反映了银行控股公司与运营银行之间的关联表现或违约相关性。截至2024年底,花旗的普通股双重杠杆率为120%。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监管审查与整改风险:评级基于花旗在监管问题整改中取得的显著进展。若整改进度不足(如出现新的重大监管发现或重大运营损失),可能引发对评级驱动因素的重新评估;
-服务板块:服务板块(包括被视为花旗业务核心的财资与贸易解决方案业务)竞争地位的下滑可能影响评级;
-信贷损失:若信贷损失显著增加(如减值支出导致运营利润恢复至风险加权资产1.5%以上的进程延迟),可能触发负面评级;
-资本充足性:未能保持较最低CET1要求高出50个基点的管理缓冲,则对评级不利。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盈利能力改善:若持续实现运营利润/RWA比率提升至2%以上、效率增强且收入增长与高评级同业相当,可能推动评级上调;
监管整改深化:结合盈利能力改善,持续解决剩余运营弱点(如撤销2020年未决同意令)将有助于惠誉对花旗风险及业务状况的评估。此外,运营、监管及声誉风险的降低也将构成评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