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00390.HK)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为118.27亿元,同比减少17.2%
中国中铁(00390)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收入5125.0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5.9%;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18.27亿元,同比减少17.2%。每股基本盈利0.412元。
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境内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9838.2亿元,同比下降1.2%;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未完合同额74187.7 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7%。
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履职担当坚实有力。上半年,集团安全优质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履约,承建的乐西高速公路、京蔚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项目正式通车运营;创3项世界纪录的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国内最长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海门北站主体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顺利开工;世界最大跨度山区铁路悬索桥川藏铁路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合龙;中标坦桑尼亚-布隆迪-刚果(金)跨国标准轨距电气化铁路Ⅱ期设计施工项目,实现在非洲基建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阿根廷马裡亚纳盐湖工厂项目、蓬莱海水淡化项目、塞拉利昂磁铁矿厂项目、新加坡轨交供电项目等一大批海外工程竣工交验并投产使用;纽埃环岛公路升级项目获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小而美”示范项目。
新签订单呈现回暖态势,市场经营稳中有升。上半年,集团坚持市场为先、经营为大,在国家重大项目批复建设、超长期国债资金保障等多重利好支撑下,集团抢抓市场机遇,加快经营节奏,推动经营成果转化落地,完成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同比增长2.8% ,新签订单呈现回暖态势。其中:铁路市场同比增长12.4% ,在长大复杂特殊桥梁、大直径盾构隧道、铁路城轨“四电”、高端装备等优势领域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领先;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第二曲线”业务承揽订单1,432.6亿元。海外订单方面,上半年完成海外新签合同额1248.7亿元,同比增长51.6% ,海外铁路、房建、市政、设计谘询、装备制造等领域新签合同额都呈现同比增长态势,相继中标了坦布铁路、中吉乌铁路、塞内加尔凯杜古锂矿等一系列代表性项目。
自主创新实现突破进阶,强企兴邦双向赋能。上半年,集团深入贯彻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任务,承办“科技创新赋能土木工程融合发展”主题论坛,启动“AI+”专项行动,成立基础设施绿色低碳研究中心,擘画数智化与绿色化转型路径。积极打造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所属2家工厂入选“2024年国家级5G工厂”、1家公司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研发的国内首台铁路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上线运行,填补国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机器人运维领域的空白,对促进我国重载铁路运维模式智能化、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桥梁专业研发中心攻克了时速400公里高铁桥梁减振防风成套技术难题,地下空间中心掌握了大跨地下洞库智能建造技术,隧道专业研发中心研制的高原型智能凿巖台车在海拔5000米、-30 ℃极端环境下稳定作业。
改革攻坚深化聚力,企业活力持续迸发。上半年,集团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获评2024年度重点任务考核A级企业、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 TOP30企业,3家单位荣获国资委“科改”“双百”行动考核标杆或优秀。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持续优化监督机制,撤销监事会,建立健全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能机制,进一步发挥董事会监督作用。主动应对行业深度调整,优化升级市场经营体系,坚定推动区域总部改革,进一步压实二级单位高质量经营主体责任,不断激发高质量经营活力。加快重塑考核分配制度体系,坚持“规范、激励、倾斜”一体推进,发挥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薪酬分配的决定性作用,将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紧密挂钩,促进二级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与经理层成员考核有效衔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聚力打造一流产业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