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维持广发银行“Baa3”长期本外币存款评级,展望“稳定”
本文来自“穆迪评级”。
9月4日,穆迪评级(穆迪)维持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银行)Baa3/P-3的长期/短期本外币存款评级。
此外,我们维持广发银行ba3的基础信用评估(BCA)、ba1的调整后BCA、Baa2/P2的长期/短期本外币交易对手风险评级,以及Baa2(cr)/P-2(cr)的长期/短期交易对手风险评估。广发银行的长期存款评级展望仍为稳定。
评级理据
维持广发银行的评级和评估及稳定展望反映了我们预计未来12-18个月该行将维持稳定的资产质量、资本状况、盈利能力和流动性,并且同期银行最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财务实力评级A1/负面),以及中国政府(A1)支持该行的意愿和能力将保持不变。中国人寿持有广发银行43.69%股份。
广发银行的ba3的BCA反映了尽管其资产风险较高和盈利能力较弱,但资本状况有所改善且流动性资源充足。
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仍是广发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之一,原因是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融资时存在未经周期检验的风险,同时其信用卡应收账款集中度仍然较高。受益于去风险措施,2022年以来贷款整体增速显著放缓,2024年增速仅维持在2.8%的低位,但2024年绿色贷款、制造业贷款和普惠贷款增速较高,分别为42%、18%和10%。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行的信用卡应收账款占贷款总额的18.5%,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21.4%。但该比例仍高于其他受评股份制银行同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了该行不良贷款的165.6%,仍低于多数受评同业。
由于资产增长放缓,我们预计未来12-18个月广发银行的资本水平仍将充足。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9.11%升至9.67%,原因是年内风险加权资产仅增长了1.2%。广发银行被监管机构认定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此类银行的资本缓冲要求为0.25%,而广发银行已达到该要求。
未来12-18个月广发银行以平均资产回报率衡量的盈利能力可能维持在2024年0.4%左右的较弱水平。随着存款成本下降,光大银行净息差的收窄可能会放缓,这将支持占总收入71.7%的净利息收入。由于资产风险较高,贷款的信用成本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未来12-18个月广发银行将继续持有充足的流动性,流动银行资产占有形银行资产的比例高于35.0%,并可覆盖市场资金。
广发银行的评级以中国“中等+”的银行体系宏观因素为基础。广发银行ba1的调整后BCA计入了ba3的BCA,以及中国人寿提供关联方支持的较高可能性带来的两个子级提升。这是因为该行在中国人寿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以提高客户留存度并获得交叉销售机会的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寿是该行的最大股东,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股43.69%。
我们还假设广发银行在必要时获得中国政府支持的可能性为中等,由此带来一个子级的提升,从而得到其Baa3的长期存款评级。我们认为该行的系统重要性,体现为在银行体系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中的市场份额、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内系统性重要银行之一的地位以及中国人寿和其他国企持有多数股权的背景。
广发银行计入政府支持之前的长期交易对手风险评级和交易对手风险评估较调整后BCA高出一个子级,反映了穆迪认为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该行对其交易对手债务的违约几率低于高级无抵押债务和存款。其交易对手风险评级和交易对手风险评估还受益于政府支持带来的一个子级提升,符合我们对存款的支持假设。
可引起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如果发生以下情况,我们可能上调广发银行的BCA和存款评级: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生成率和拨备计提未显著提高;资本状况增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高于9.5%;以平均资产收益率衡量的盈利能力上升且持续高于0.7%;市场资金比率下降且持续低于25.0%。
另一方面,若中国政府或中国人寿的支持趋弱,或广发银行的BCA下调,我们可能下调该行的存款评级。
若出现以下情况,我们可能也会下调广发银行的BCA: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生成比率或拨备计提显著上升;该行的资本水平削弱,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持续低于8.5%;或以平均资产收益率衡量的盈利能力下降,持续低于0.3%;或市场资金比率上升,持续高于40%或超过其流动资源比率。
广发银行的BCA为ba3,较ba1的初始财务状况分数低两个子级,反映出其经济转型融资未经周期检验的风险以及信用卡应收账款集中度风险。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行披露的总资产为人民币36,450亿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2,9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