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评级

穆迪:确认中国化工“Baa2”发行人评级,展望“负面”

作者:陈岳洋 2025-09-12 10:00

久期财经讯,9月11日,穆迪确认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中国化工”)“Baa2”发行人评级和“ba3”基准信用评估(BCA)。

同时,穆迪确认由中国化工担保、由CNAC (HK) Finbridge Company Limited发行债务的有支持高级无抵押评级为“Baa2”。

上述评级的展望维持负面。

穆迪评级副总裁兼高级信用官Gerwin Ho表示:"负面展望反映了穆迪的预期,即尽管盈利和利润率可能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逐步改善,但该公司的去杠杆化进程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产品价格波动的挑战。"

评级确认的驱动因素是穆迪预期中国化工将保持其庞大的业务规模和在多个产品领域的强劲市场地位;在国内银行和资本市场拥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并且由于其政策职能以及在中国农用化工和化工行业中的领先市场地位,对中国政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评级理据

中国化工的Baa2发行人评级包含了其BCA的和4个子级的上调,以反映穆迪对中国政府极有可能提供特别支持以及该公司对中国政府(A1)高度依赖的评估。

支持度评估反映了中国化工通过其最终母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Sinochem Holding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中国中化”)由政府全资持有;作为中国中化的核心和直接子公司,中国化工在中国农业战略和发展化工产业承担着重要的战略政策职能和国家使命;以及其获得政府支持的记录。

中国化工的BCA反映了其庞大的业务规模以及在化工和农用化学品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该公司的业务多元化,面向不同终端行业客户;该公司有顺畅的境内银行及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与这些优势相抵消的是,中国化工面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债务杠杆率高;盈利能力中等;在整合全球众多子公司方面面临挑战。

根据穆迪的估算,以穆迪调整后的债务/EBITDA之比(不包括减值准备和外汇调整)衡量,中国化工的杠杆率在2024年仍处于约10倍的高位。尽管公司通过审慎的营运资本管理和改善的现金流生成实现了总债务的减少,但由于全年持续的行业性渠道去库存,其EBITDA仍然低迷。

穆迪预计,中国化工的杠杆率将在未来两年逐步改善至9倍左右。该预测的支撑因素包括:随着大多数市场完成去库存后销售量恢复正常,EBITDA有望回升;以及通过各业务板块持续的成本重组举措推动的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公司预计将通过严格的资本支出管理、低利润率业务的战略剥离以及持续注重现金流生成,继续管理其债务水平。

然而,行业挑战(包括部分化工产品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以及产品售价波动)将对公司的去杠杆计划构成挑战,从而导致其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中国化工的流动性偏弱。其截至2024年12月的现金余额以及穆迪预测的未来18个月的运营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其同期短期债务和预估资本支出。不过,鉴于其中央国有企业的地位,该公司在中国拥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此外,该公司在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上也有良好的准入。

中国化工的发行人评级也考虑了以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

中国化工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敞口主要来自化工行业的固有风险,如废弃物和污染、物理气候和碳转型、负责任生产以及健康和安全问题。但由于中国化工规模较大、地域多元化,以及在农化产品、特种化工产品和其他领域的业务组合高度多样化,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风险

治理考虑因素方面,中国化工的风险反映了其对高杠杆、复杂的组织结构和所有权集中的董事会结构的容忍度。

可能导致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鉴于负面展望,中国化工的评级不太可能获得上调。

如果中国化工在去杠杆化资本结构的同时改善其业务和财务表现,使其调整后债务/EBITDA之比(不包括减值准备和外汇调整)持续低于9.0倍,穆迪可能会将展望调整至稳定。

如果中国化工的业务和财务表现未能如预期改善,其调整后债务/EBITDA之比(不包括减值准备和外汇调整)持续疲弱,且在未来12-18个月内趋向9.0倍的可能性较低,则其评级可能会被下调。

如果中国化工对政府和中国中化的重要性趋弱,穆迪也可能下调中国化工的评级。

中国化工于2004 年成立,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中化) 的两家核心子公司之一。中国化工的业务包括农用化学品、橡胶产品、化工材料和特种化工产品、工业设备和石化产品加工。

该公司由中国中化全资所有,后者则最终由中国国务院全资所有,并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

收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