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评级

惠誉:确认大华银行(中国)“A”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作者:陈水水 2025-05-21 15:52

久期财经讯,5月21日,惠誉已确认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United Overseas Bank (China) Limited,简称“大华银行(中国)”)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为“A”,股东支持评级(SSR)为“a”,短期IDR为“F1+”。展望“稳定”。

继惠誉对母公司大华银行有限公司(United Overseas Bank Limited,简称“大华银行”,U11.SG)的评级行动后,开展对该行的本次评级行动。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国家上限评级:大华银行(中国)的长期IDR与中国的国家上限评级持平,与主权国家的长期外币IDR处于同一水平。这反映了惠誉的预期,即国家上限几乎总是限制银行的长期IDR,因为子公司受所在地国家管辖,存在如转账和可汇兑的风险,可能会限制其利用母公司支持偿还外币债务的能力。

基于母公司支持驱动的长期IDR,大华银行(中国)的短期IDR为两种可能选项中的较高水平。惠誉认为,母公司提供支持的倾向在短期内更为确定,并且没有重大的支持障碍。

母公司支持强劲:大华银行(中国)的IDR是由其SSR驱动的,这反映了其新加坡母公司大华银行极有可能提供大力支持。惠誉将大华银行(中国)视为大华银行的核心子公司,因为其与母公司的高度整合和声誉联系。

与母公司高度整合:惠誉认为,大华银行(中国)在管理、操作系统、风险控制和业务生成方面与大华银行高度协同。大华银行(中国)由大华银行全资拥有,母公司密切监督子公司的关键运营指标,包括资金和流动性管理以及资本规划。

强声誉关联性:惠誉认为,如果大华银行未能在必要时向大华银行(中国)提供支持,从而可能损害其区域特许经营权,那么大华银行的声誉将受到重大损害。这是由于明确的名称和品牌共享,以及大华银行(中国)和大华银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包括在客户推荐和营销协调方面。

战略重要作用:惠誉预计大华银行(中国)将继续在支持集团跨境机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包括与母公司密切合作,为寻求在东南亚投资的中国内地实体提供金融服务,反之亦然。大中华区是大华银行的重要目标市场,其贡献在2024年保持稳定,占集团贷款的15%和总营业收入的8.6%。

业务格局保持不变:大华银行(中国)近年来一直在优化其零售银行业务组合,并宣布计划于2025年2月剥离其零售业务组合。2024年,其零售银行业务分别占总资产和总营业收入的3%和8%。惠誉认为,出售其零售银行业务组合符合该行所宣称的战略转型,即与母公司合作,专注于批发业务,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地区之间的跨境互联互通。

过往支持记录:大华银行有向大华银行(中国)提供普通支持的既往记录,包括2022年1月该集团向大华银行(中国)注资20亿元人民币,以支持子公司的业务扩张。迄今为止,大华银行(中国)尚未寻求特别支持。

未授予VR:惠誉尚未授予大华银行(中国)生存力评级(VR),因为其内在实力取决于母公司的运营和财务支持,并且缺乏重要的独立特许经营权。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IDR和SSR

大华银行(中国)母公司大华银行的信用评级下调至低于中国国家上限(即大华银行(中国)长期IDR的上限)将导致对大华银行(中国)采取负面评级行动。

如果惠誉对大华银行支持大华银行(中国)的倾向的评估有所减弱,长期IDR和SSR也将面临压力。这可能是由于管理和运营整合的减弱,以及股份减持,这可能会导致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战略重要性大幅降低。然而,惠誉认为中期内支持倾向不太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如果对母公司的短期IDR采取负面评级行动,大华银行(中国)的短期IDR可能会被下调。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IDR和SSR

除非中国的国家上限上调,否则大华银行(中国)的SSR和IDR没有上行空间。

大华银行(中国)的短期IDR没有上行空间,因为它已经处于评级范围的最高水平。

收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