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确认瑞银集团(UBS.US)“A”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上调至“正面”
久期财经讯,5月21日,惠誉将瑞银集团(UBS Group AG,简称“瑞银集团”,UBS.US)、UBS AG及UBS Switzerland AG的展望从“稳定”上调至“正面”。瑞银集团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IDR)确认为“A”,UBS AG及UBS Switzerland AG的评级确认为“A+”。这三家实体的生存力评级(VR)确认为“a”。UBS AG其他子公司的评级以及所有债务评级也均获确认。
此次评级行动反映了惠誉的预期,即瑞银集团对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整合将继续大幅降低执行风险,并显著提升该行的盈利能力。惠誉预计,在计划于2026年底前完成整合之前,执行风险仍将存在,但会有所降低。
瑞银集团在控制整合风险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在两年前收购瑞士信贷之后,尽管整合过程异常复杂,但仍能迅速且有效地推进整合工作。正面展望也反映了瑞银集团清晰的战略方向、稳定的商业模式、审慎且有效的风险管理,以及惠誉预计从 2026 年起,随着整合成本的降低,盈利能力将强劲且持久地提升。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评级及正面展望反映了惠誉的预期,即瑞银集团对瑞士信贷的整合进展顺利,将通过扩大规模和收入多元化持久地强化瑞银集团的业务模式,并支持其在全球财富管理领域执行良好的战略和领先地位。此外,该集团还拥有一家领先的瑞士零售和企业银行,以及一家专注于支持财富管理业务、具有中等规模和风险偏好的投资银行。
正面展望也反映出惠誉预期瑞银集团将在未来几年内恢复到收购前稳健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资产质量优良、以手续费收入为主且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稳定的资金来源。
债务缓冲推动IDR提升:瑞银集团的长期IDR和长期高级债务评级比其生存力评级高出一个子级,因为该集团的次级债务和控股公司债务缓冲为瑞银集团的高级债权人提供了额外保护。
执行风险降低:到 2026 年,部分执行风险仍将存在,但随着重组工作的顺利推进,这种风险将持续降低。惠誉预计,在瑞银系统成功迁移瑞士信贷的客户并关闭瑞士信贷的系统后,仅会存在少量的执行风险。过去两年,瑞银集团对整合风险的有效控制避免了运营中断,并保持了银行审慎的风险文化。非核心和遗留资产的清理工作进展顺利,且超出了预期。虽然这得益于有利的市场条件,但也表明了整合工作的有效性。
资产质量强劲:惠誉预计瑞银集团的减值贷款比率将维持在接近 1% 的低位,总体而言,其资产质量将显著优于欧洲全球交易银行和全能银行(GTUB)以及大型欧洲银行的同行。瑞银集团长期以来的信贷损失率极低,包括自收购瑞士信贷以来也是如此,这得益于其主要涉及低风险抵押贷款和审慎承销标准的业务模式。
整合后盈利能力将提升:盈利能力仍是瑞银集团评级的主要弱点,因整合相关压力,2024 年其营业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比率仅为 1.4%,在GTUB和欧洲大型银行中处于较低水平。不过,该比率已从 2023 年的低点 0.2%反弹,2025 年暂时稳定在约 1.5%,预计此后将迅速上升,2026 年达到约 2.5%,2027 年达到 3%,并保持在这一水平附近。
资本充足率的韧性:惠誉预计瑞银集团的资本充足率仍将高于大多数欧洲GTUB,并在欧洲GTUB和大型欧洲银行中保持最高的巴塞尔杠杆率之一。在整合完成之前,惠誉预计银行将在其约14%的中期普通股一级(CET1)比率指引中保留一些缓冲。保持审慎的资本管理对于确保客户信心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财富管理领域。
瑞士当局可能会在 6 月就其改革“大而不倒”监管框架的方法提供更多信息。然而,最终决策和全面实施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有关潜在资本要求增加的长期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瑞银集团实现其增长目标的能力,但惠誉预计这种不确定性不会妨碍瑞士信贷整合的成功完成。
稳定的资金状况:据惠誉计算,瑞银集团的贷款与存款比率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末改善至 83%,从 2023 年第二季度末收购后的峰值 96%回落,接近收购前的水平。该集团的资金业务得益于其不断扩张、存款丰富的财富管理业务,通过瑞士零售和企业存款基础实现的多元化,以及对全球债务市场的多元化渠道(包括初级债务)。惠誉预计流动性覆盖率(2025 年第一季度:181%)将保持高位,因为瑞银集团已增加流动性缓冲,以符合自 2024 年以来实施的瑞士流动性条例的更严格要求。
瑞银集团的“F1”短期IDR是其“A”长期IDR所对应的两个选项中的较低者,反映了其资金和流动性评分为“a”。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如果瑞银集团在整合的剩余阶段遭遇重大运营困难,特别是如果这延迟了集团盈利能力的恢复,或者揭示了可能长期削弱集团业务、风险和财务状况的结构性弱点,例如CET1比率大幅低于 14% 且没有可信的迅速恢复计划,惠誉可能会将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的展望调整为稳定或下调集团的评级。此外,若其双重杠杆率超过120%且没有明确的降低路径,其评级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正面展望表明,一旦惠誉认定与整合相关的不利运营发展所带来的剩余风险不再显著,即不会严重削弱集团的业务地位、损害其资本状况或大幅推迟其盈利能力指标的恢复,惠誉可能会上调瑞银集团的评级。惠誉预计,到 2026 年底,即集团预计整合基本完成之时,评级上调的条件将得以满足。若其营业利润/风险加权资产比率的恢复速度低于惠誉的预期,那么未来两年内评级上调的可能性将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