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评级

惠誉:首予民银国际“BBB-”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作者:惠誉评级 2025-07-07 10:12

本文来自“惠誉评级”。

7月6日,惠誉评级已授予民生商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民银国际)长期发行人主体评级 ‘BBB-’,以及股东支持评级‘bbb-’。长期发行人主体评级的展望为稳定。

民银国际位于香港特区,是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民生银行,BBB-/稳定)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为集团的国内及国际客户提供全面的投资银行服务,以补充集团的商业银行业务。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支持驱动评级:民银国际的长期发行人主体评级基于惠誉预期在必要时民生银行会为其提供特别支援。惠誉认为民银国际是民生银行的核心子公司,因为民银国际在为母行开展境外投资银行业务方面的独特角色,以及民银国际若违约将给母行带来的重大声誉风险。民生银行的发行人主体评级受中国主权(A/稳定)支持,惠誉预期在民银国际承压时,该支持同样会延伸至民银国际。民银国际的稳定展望与母行保持一致。

与母行整合:民银国际与民生银行共享相同的品牌,并享有紧密的协同效应。民银国际通过补充集团在证券及相关金融服务领域的业务(包括股票经纪、企业融资与承销、资产管理及顾问),进一步提升了民生银行的竞争力。母行通过对管理层和董事会的任命,对民银国际的运营及业务战略施加强有力的控制,确保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

资本市场波动:由于全球贸易政策持续的不确定性,香港特区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能会保持波动。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作为中国主要离岸金融中心的香港特区在 2024 年的股权融资活动有所回升,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额增长了 22%。然而,受持续高利率的影响,债券发行依然低迷。

独立信用状况中等:惠誉认为,民银国际的独立信用状况低于投资级别,因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较为有限的业务规模,业务固有的波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本市场情绪,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以及对批发融资的依赖。不过,这些风险因母行所提供的资金和流动性支持,以及母行在必要时提供额外支援的意愿而得到缓解。

民银国际的盈利表现同样波动且对资本市场表现敏感。我们预计,其盈利状况中期内仍将容易受到资本市场波动性上升的影响。按营业利润/平均股东权益衡量的盈利水平,在 2022 年和 2023 年由于中国房地产公司债券投资敞口及市场情绪疲软而出现亏损后,民银国际2024 年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如果民生银行的评级被下调,民银国际的评级也将随之下调。若民生银行与民银国际的关联性减弱(可能体现在民生银行对民银国际的持股大幅稀释或民银国际在执行母行的境外资本市场业务方面的战略作用减弱,尤其是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亦可能导致民银国际的评级被下调。

若有任何迹象显示,民银国际出现流动性或再融资问题时民生银行不会向其提供及时的融资支持,亦将导致民银国际的评级承压。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若惠誉未上调民生银行的评级,则不太可能会上调民银国际的评级,因为民银国际的评级与母行等同。

收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