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分歧加剧:博斯蒂克警告关税或致长期通胀,维持年内降息一次预期
本文来自“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获悉,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拉斐尔·博斯蒂克表示,他仍维持今年可能实施一次降息的预期,但强调需重点关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通胀的潜在影响。在佛罗里达州首席财务官协会组织的虚拟讨论中,博斯蒂克指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判断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是"一次性事件",还是将引发更持久的结构性变化。他直言,有理由对"本轮关税是否符合典型的一次性、暂时性通胀特征"持怀疑态度。
与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的观点形成对比,后者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被忽略且属短期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沃勒在上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投票中,是唯一支持降息25个基点的官员。
博斯蒂克则强调,关税调整并非"某天醒来就明确知晓结果"的单一事件,其频繁变动反而延长了市场对价格走势的担忧周期,可能推高通胀预期。他进一步预测,供应链重构带来的结构性变化或将持续至2026年,这增加了通胀压力长期化的风险。
目前美联储仍保持基准利率稳定,这一决策延续了年初以来的政策基调。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近期表示,尽管经济存在下行风险,但劳动力市场仍显稳健,官员们需在9月会议前获取更多通胀与就业数据。
然而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截至7月的三个月内就业增长显著放缓,消费者支出也呈现疲软态势,市场对美联储持续观望的态度已有质疑声音。
对此,博斯蒂克承认7月就业报告"令人意外",修正后的数据反映出经济波动性。但他同时强调,仍有充分理由相信美国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固。这场围绕政策节奏与经济现实平衡的讨论,正成为美联储制定下一步决策的关键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美联储政策制定参与者周三表达了对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的担忧,并暗示9月会议可能启动降息。其中,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玛丽·戴利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的一场活动中指出,当前劳动力市场已显现疲软迹象,若进一步恶化将引发政策调整需求。
此外,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在波士顿分析7月就业报告时特别指出,前三个月就业数据累计下调近26万个岗位(其中7月新增就业仅7.3万个),这种大幅修正往往是经济周期转折的典型特征。
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尼尔·卡什卡利在接受采访时则更直接地表示:"经济正在放缓,短期内启动联邦基金利率调整是合适的。"他维持此前预测,认为2025年底前将实施两次降息。
最新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7月失业率从6月的4.1%小幅升至4.2%,就业增长显著放缓。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戴利强调,当前政策重心需在控制通胀与稳定就业间取得平衡,尽管实现2%通胀目标仍有挑战,但关税等短期因素不太可能改变货币政策方向。
根据美联储议息会议安排,政策制定者将在9月召开下次会议,2025年还将举行两次会议。市场普遍关注此次会议是否会开启降息周期,以应对经济放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