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评级

惠誉:确认农银国际“A”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作者:惠誉评级 2025-09-02 15:43

本文来自“惠誉评级”。

9月2日,惠誉评级已确认农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农银国际)的长期发行人主体评级为‘A’,展望稳定。惠誉同时确认农银国际的短期发行人主体评级和股东支持评级分别为'F1+'和'a'。

农银国际在香港特区注册成立,是其母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行,A/稳定)开展境外投资银行业务和投资相关业务的综合平台,包括证券经纪、保证金融资、企业融资与承销、投资、资产管理以及咨询业务。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股东支持:农银国际的长期发行人主体评级是基于惠誉认为,鉴于农银国际与农行之间的强关联性,农银国际在需要时将获得农行的特别支持。农银国际的评级与农行的评级等同,因为考虑到农银国际为农行开展境外资本市场服务与投资业务发挥独特的作用,惠誉将农银国际视作农行旗下的一家核心子公司。农银国际的短期发行人主体评级为对应其长期发行人主体评级两个结果中的较高评级,因为惠誉预计短期内农行为农银国际提供支持的意愿更加确定。

与母公司融合:农银国际是农行的全资子公司,与母公司共用品牌,且协同效应强。此外,农银国际的管理及战略、运营与母公司高度融合。惠誉认为,农银国际若违约,将严重损害母公司的声誉。

融资支持强劲:尽管过去几年香港特区资本市场表现相对疲弱,但惠誉预计农银国际将继续从母公司处获得资本和流动性支持。我们已观察到农行对农银国际强劲的资本和流动支持,包含通过香港分行向农银国际提供信贷额度,并通过注资支持农银国际的中期运营。

香港特区资本市场扩容:随着香港特区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惠誉预期农银国际将从中受益。监管机构放宽了上市规则,旨在吸引更多创新企业上市。此外,在内地首次公开募股市场(IPO)放缓以及与美国地缘局势紧张之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香港特区作为替代上市地点。2025年上半年,在香港特区的IPO募集资金达到1,070亿港元(136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21%,而2024年较2023年增长90%。2025年年初迄今,在香港交易所的IPO 募资金额领先于全球主要交易所。

随着中国计划扩大债券“南向通”,惠誉预期,香港特区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深化。此外,中国已允许香港特区注册成立的基金在中国内地市场募集的资产管理规模上限提高至80%。随着境内投资者寻求更高收益,这些变化支持了市场流动性的提升。

有限的独立信用状况:惠誉认为农银国际的独立信用状况低于投资级,原因在于农银国际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市场地位有限,业务波动较大,依赖批发融资且大规模的投资组合带来较大的风险敞口;其投资组合易受资本市场变动的影响,可能会在市场下行时影响农银国际的业务表现。

2024年,农银国际的财务状况保持稳定,惠誉预计该公司将受益于香港特区资本市场近期的复苏。不过,与同业相似的是,农银国际的盈利水平或将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因为盈利对以市值重估的投资组合具有敏感性。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惠誉若下调农行的评级,则或将对农银国际采取相同的评级行动。

若农银国际与农行之间的关联性减弱,其原因可能是农行大幅稀释对农银国际的持股或农银国际为开展农行证券及相关金融服务业务所发挥的战略作用下降,则惠誉可能下调农银国际的评级。若有迹象显示农银国际出现流动性或再融资问题时不会获得农行的资金支持,亦将导致农银国际的评级承压。

若农行的短期发行人主体评级下调或农银国际的长期发行人主体评级下调至‘A-’或以下,则农银国际的短期发行人主体评级将下调。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惠誉若不上调农行的评级,则不会上调农银国际的评级,因为农银国际的评级与农行的评级等同。

农银国际的短期发行人主体评级无评级上调空间,因为其已位于'F1+'的最高评级水平。

债券及其他债务工具的评级: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由农银国际的子公司Inventive Global Investments发行的两项中票计划的评级与农行的评级一致,因为惠誉预计,该特殊目的实体在偿债困难的情况下将获得其最终母公司农行的有力支持。

债券及其他债务工具的评级: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惠誉若下调农行或农银国际的发行人主体评级将导致对上述中票计划采取负面评级行动。若惠誉对农行香港分行或农银国际担保协议有效性的看法发生任何变化,亦将导致中票计划的评级下调。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惠誉若上调农行的发行人主体评级,则将对上述中票计划采取正面评级行动。

收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