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评级

惠誉:确认中国人寿(02628.HK)“A+”(强劲)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展望“稳定”

作者:惠誉评级 2025-09-24 09:40

本文来自“惠誉评级”。

9月23日,惠誉评级已确认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IFS)评级为‘A+’(强劲)、长期发行人主体评级为‘A’,展望稳定。

本次评级确认反映中国人寿“非常良好”的公司状况和持续强健的财务表现。然而,中国人寿的资本缓冲趋弱且权益敞口上升,使其收益和资本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震荡的影响,这抵减了上述优势。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领先的市场地位:惠誉评定中国人寿的业务状况为“非常良好”,公司治理为“中性”。按市场份额计算,中国人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保险公司,在亚太地区亦名列前茅。该公司的业务状况受益于其庞大的规模、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强大的分销能力和知名的品牌。惠誉预计,中国人寿将凭借其庞大的代理人队伍和保单持有人基数维持其在中国寿险市场的领先地位及在亚太寿险市场的重要地位。

资本缓冲趋弱:2025年上半年末和2024年,中国人寿按惠誉全球Prism资本模型衡量的资本得分为“适中”,较2023年末的“强健”区间低位有所走弱。该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40%和191%,较2024年末的153%和208%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50%和100%的监管要求。上述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准备金估值采用的利率下行,且权益资产配置增加推升了所需资本。若对投资资产的会计分类进行调整并放宽权益风险资本计提,则相关比率有望改善。

中国人寿已于2024年9月续发了35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补充债券。惠誉预计,短期内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率将保持在较低水平(2024年末为3.1%)。

稳健的财务表现和强劲的新业务价值增长:中国人寿专注于高质量增长,新业务价值有所增加。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0.3%至285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增长24.3%——尽管保费仅实现个位数增长。核心个险代理渠道仍是主要价值贡献来源,占上半年新业务价值的85%;同时,银保渠道的业务扩张强劲,推动新业务价值增长。

得益于强韧且多元化的收益,中国人寿2022至2024年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优于惠誉评级标准中对IFS评级为‘A’的寿险公司的指引水平。该公司利润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回暖带动投资回报率提升,但惠誉预计权益投资配置比例上升将使公司的业绩更易受股票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

权益敞口上升:在低利率环境下,为寻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并响应政府提振股市的倡议,惠誉预计中国人寿将维持较高的权益类资产敞口。经对分红寿险业务的损失分担进行调整后,惠誉计算的风险资产比率从2024年末的162%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74%,高于IFS评级为‘A’的寿险公司的指引水平。中国人寿持有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B+/稳定)43.7%的股权,相当于其2025年上半年末股东权益合计的21.3%,这给公司带来单一投资集中度风险。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 中国人寿的Prism得分无法维持在“适中”级别的高位。

- 风险资产比率持续显著上升。

- 财务表现持续趋弱——净资产收益率低于8%,新业务价值显著下降。

- 公司状况恶化,在中国寿险行业的竞争地位下降。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 中国人寿的Prism得分持续改善至“非常强健”级别或以上。

- 公司状况显著改善,包括地域多样化拓展至海外市场,且维持强劲的财务表现。

收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