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确认北新建材(000786.SZ)“A3”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久期财经讯,11月13日,穆迪确认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Public Ltd. Co.,简称“北新建材”,000786.SZ)的“A3”发行人评级。
穆迪维持该评级的稳定展望。
穆迪评级助理副总裁兼分析师Daniel Zhou表示:“评级确认反映了北新建材在艰难的经营环境中审慎的财务规划和始终强劲的财务状况,包括稳定的现金流生成、极低的杠杆率和净现金状况。”
“评级确认也反映了该公司在中国石膏板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日益多元化的产品组合。这些因素将在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持续疲软的情况下继续提供缓冲,”Zhou补充道。
评级理据
北新建材A3的发行人评级反映了其较长的运营历史、作为行业早期进入者在中国石膏板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逐渐改善的产品多样性。上述评级还考虑了该公司在行业周期中表现出的强劲的盈利能力、较低的杠杆率和审慎的财务政策。
另一方面,上述评级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北新建材规模相对有限、对行业内在波动性存在敞口、计划的业务扩张蕴含执行风险。该公司强劲的财务缓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制约因素。
该评级还考虑了北新建材从其重要间接股东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简称“中国建材集团”)获得的运营支持,该集团由中国政府(A1)全资拥有。
2025年前九个月,北新建材的总收入下降了2%,原因是石膏板和轻钢龙骨产品的市场需求疲软,持续存在价格压力。涂料业务的强劲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下降。公司的防水和涂料产品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较小,预计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支持稳定的收入。
穆迪预计,北新建材的收入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以较低的个位数百分比小幅增长,主要驱动力是其涂料和防水产品的持续销售势头,以及潜在的小规模并购。石膏板和轻钢龙骨产品的销售额在未来两年可能保持稳定,这得益于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使之能够执行计划的价格上调,同时其持续加大对住宅装修的产品开发力度可降低其业务受新房建设的影响。
穆迪预计,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带来的价格压力以及低利润率产品份额的增加,北新建材的穆迪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小幅下降至17%–18%左右。然而,这种影响将部分被持续的产品升级、石膏板业务强大的定价能力以及其国企母公司带来的成本效益材料采购所抵消。
北新建材凭借高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和严格的资本支出,展现出了产生自由现金流的良好记录。这使得该公司截至2025年9月的总债务从两年前的约30亿元人民币降至14亿元人民币。
穆迪预计,以穆迪调整后债务/EBITDA之比衡量,该公司的杠杆率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在1.0倍以下。该水平对其评级类别而言表现强劲,并为吸收市场波动或满足额外支出需求提供了缓冲。
公司的流动性依然极佳。截至2025年9月30日,北新建材的32亿元人民币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加上其预期运营现金流,将足以覆盖其在未来12-18个月内的即将到期的债务、资本支出、股息支付以及潜在的收购成本。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
北新建材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考虑了建材业面临碳转型、水资源管理、人口结构与社会趋势、负责任的生产等各种风险因素。该公司长期的运营记录和良好的行业合规可缓解上述风险。
尽管北新建材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少数,但这一风险被其长期坚持审慎的财务管理、经验丰富的可靠管理层,以及中国政府通过其国有企业母公司进行的严格监督所抵消。
可能导致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若发生以下情况,穆迪可能会上调北新建材的评级:该公司扩大规模,改善产品多样性,同时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主导地位,并在扩张过程中坚持审慎的财务政策、维持低杠杆率和稳健的流动性。
但若发生以下情况,则穆迪可能会下调北新建材的评级:该公司的销售及/或市场地位趋弱;盈利能力持续恶化,或信用状况转弱,调整后债务/EBITDA比率持续高于1.5-2.0倍,或流动性恶化。
北新建材于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24年录得营业收入258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5年6月,北新建材的37.83%股份由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公司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持有,而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50.01%股份由中国建材集团持有。中国建材集团由中国政府国务院下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100%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