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确认浙商银行(02016.HK)“BB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展望“稳定”
久期财经讯,11月26日,标普确认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Zheshang Bank Co. Ltd.,简称“浙商银行”,02016.HK,601916.SH)“BBB-”长期以及“A-3”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长期评级的展望为“稳定”。
标普预计浙商银行的信贷成本将保持在高位,尽管其战略转向低风险部门,并正在解决问题资产。
标普预计该银行未来两年的信贷成本为1.3%-1.4%,高于0.6%-0.7%的行业平均水平。标普认为,房地产行业贷款和普惠金融仍将是该银行资产质量压力的主要来源。
尽管这些风险敞口显著减少,浙商银行的集中度仍高于同行。截至2025年6月底,该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的9.5%,普惠金融贷款占总贷款的18.9%。
标普认为,房地产市场仍在探底,到2025-2026年,一手房地产销售可能会继续下滑。此外,浙商银行的地理位置集中在浙江省,美国出口业务对该省GDP的贡献高于中国大多数其他地区,这增加了其微型和小型企业(MSE)客户在持续的关税不确定性中的波动性。
标普预计浙商银行将继续抑制高风险领域的增长,如房地产、中小企业和无抵押消费贷款,同时逐步增加对大型企业和住宅抵押贷款的关注。此外,通过减记和处置问题资产的持续努力应有助于使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大致保持一致。
标普预计,在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挑战下,该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将在未来两年从2024年底的5.3%适度上升至5.4%-5.9%。这与同期5.4%-5.8%的行业平均水平一致。
标普的不良资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特别关注贷款和标普对其他问题资产的估计。
该银行在低风险领域的适度增长可能会保留一些资本缓冲。
标普预计该银行的风险调整资本(RAC)比率在未来两年将从 2024 年底的 4.4% 提升至 5.0% - 5.5%。未来两年贷款增长可能仍将保持温和,年增长率在 4% - 5% 之间,较 2024 年约 8% 的增长率以及 2021 - 2023 年期间 12% - 13% 的增长率显著放缓。
上述因素主要是由于信贷需求疲软以及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该银行的风险偏好降低所致。此外,该行战略上减少高风险加权敞口,尤其是房地产领域的敞口,这应有助于控制资本消耗并保留部分资本缓冲。标普的预测考虑到了该银行计划在 2026 年底前发行额外的 200 亿元人民币永续债券。
尽管如此,相对于同行,浙商银行 较弱的盈利能力可能导致其实际的损失吸收能力低于其RAC比率所显示的水平。标普预计,以平均资产回报率衡量,浙商银行 的盈利能力在未来两年将适度下降至 0.40% - 0.45%,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0.50% - 0.55%。
这主要反映出由于房地产行业长期承压以及普惠金融领域信贷风险上升,银行信贷成本增加。此外,中国利率降低导致净息差收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乏力,这将进一步给盈利带来压力。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受到政府为支持实体经济而强制削减费用的持续影响而受到影响。
标普认为,如果需要的话,浙商银行 得到政府特别支持的可能性较高。
这种支持来自两个方面:(1)由于该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体系中具有中等重要性,其将接收到来自中国政府的支持;(2)由于该银行在当地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与当地政府联系紧密,其将接收到来自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上述特殊支持来源都会使浙商银行的独立信用状况提升两个子级。
给予浙商银行的稳定展望反映了标普的预期,即该行降低风险偏好将有助于其在未来两年保持资产质量和资本化。此外,标普预计,如有需要,浙商银行仍将有相当高的可能性获得中国政府或浙江省政府的特别政府支持。
如果预计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在较长时期内将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标普可能会下调其评级。如果浙商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或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质量显著恶化,或者该银行增加风险偏好或放松风险控制,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
如果标普认为该银行的以下方面情况良好,标普可能上调 浙商银行 的评级:
-盈利能力能够保持在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当的水平;
-预计RAC比率将可持续保持在 5% 以上;
-资产质量将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