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确认中国信保“A+”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展望“负面”
本文来自“惠誉评级”。
3月5日,惠誉评级已确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信保)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IFS)评级为'A+'(强劲),展望负面。
本次评级确认反映了中国信保在支持中国出口贸易方面的政策性职能及中国政府对该公司的持股权。惠誉采用自上而下的评级方法评估中国信保的财务实力。中国信保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与中国的‘A+’主权评级一致。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政府持股:中国信保具有支持中国对外经贸发展与合作的独特政策性职能和股权结构,因此其IFS评级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一致。中国信保由财政部及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持股。
政策性职能:中国信保肩负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和稳定的使命,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拥有主导市场地位。中国信保提供保险服务,助力中国企业的外贸业务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得益于庞大的经营规模及遍布全国的销售和客服网络,惠誉预计中国信保会继续保持其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领域的龙头地位。中国信保亦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承保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的保险公司。
资本水平稳健:惠誉预期,中国信保将继续保持充裕的资本水平,以支持承保业务扩张并抵御承保利润波动。因盈余持续增长,该公司的净杠杆率或将在2024年企稳。中国信保2023年末的净杠杆率约为2.1倍(2022年末为2.0倍)。惠誉认为,公司在需要时可获得股东的资金支持。2024年第三季度末,中国信保按照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偿二代)计算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仍高于最低监管要求。
投资收益支持承保盈利:惠誉预期,2024年,投资收益仍将是中国信保整体利润的主要来源。投资收益增加叠加外汇投资未实现亏损减少推高了中国信保2023年的会计利润。尽管如此,作为唯一一家支持中国贸易活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的主要战略优先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惠誉认为其承保盈利可能长期保持较低水平。
风险资产敞口处于低位:中国信保采用审慎的方式管理投资资产——现金、定期存款和债券是该公司投资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末,按惠誉定义风险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和股票相关基金)仅相当于该公司股本的27% 左右。中国信保以美元计价的投资资产大部分以存款的形式存放于国内,用于支持与美元理赔责任相关的潜在现金流出。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中国信保的IFS评级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相关联,且可能随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动而变化。
- 中国信保的股权结构显著变化以致中央政府丧失对该公司的控股权而导致惠誉认为该公司获得的政府支持有所减少。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 若惠誉对中国主权信用状况的看法发生正面变化,则可能上调中国信保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