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美债抛压暂缓,重启降息或带动整体走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陈兴宏观研究”,作者:陈兴、马乐怡 ,原文标题《深度 | 美债,还能买么?【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核心观点
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投资者对美国政府信心下降,美债市场经历“抛售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5%。那么,到底是谁在抛售美债?展望未来,美债还能继续持有甚至抄底买入么?
到底谁在抛售美债?4月2日对等关税宣布后,5年期以上的中长期美债遭到抛售,而短期美债收益率较为稳定,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5%、4.9%。抛售美债的更可能是非官方投资者,各国央行没有参与其中。一方面,海外投资者卖出,数据显示如日本居民对外中长期债券投资大幅流出。另一方面,美国本土投资者也在抛售,美国债基受到疫情以来最大单周赎回。美债的抛售,或反映了美元资产作为安全资产的需求下降,由于政策不确定性陡增,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下降。从美债持有结构变化来看,自2023年年中以来,美国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美债占比逐渐提升,美国货币基金是美债的购买主力,而海外官方持有保持平稳。从美债需求高频数据来看,目前美债互换利差已有回升,显示抛售压力有所缓解。从最新一周拍卖结果来看,长期美债竞拍倍数边际回升,同时Price Tail有所下降,意味着美债需求边际好转。
美债供给情况如何?截至今年3月,美国月度累计赤字为2022财年以来新高。若当前的支出结构保持不变,后续美国财政赤字或难以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医疗、收入等福利支出难以削减。另一方面,当前利率水平仍高,叠加债务规模大,国债利息支付额庞大。近期,美债发行或不会放量。一方面,存量美债平稳滚动。另一方面,美债供应暂时受债务上限约束。根据CBO预计,财政部TGA余额最早可能在8月耗尽。长远来看,美债供应仍将增加。4月10日两院形成了共同预算决议,目前财政预算已进入细节协商阶段,其中,众议院的筹款委员会即将商讨减税法案的延期。同时,根据共同预算决议,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提出增加债务上限4万亿、5万亿美元,均超过历次谈判提额。此外,特朗普多次声明,将不会削减福利开支,并在未来继续推出其余多项税收减免。长期来看,美国财政赤字易升难降。
美债还能买么?对等关税政策虽已落地,但考虑到关税对通胀主要是一次性影响,且节奏靠后,因此美联储对于经济表现的关注可能更高。随着经济前景风险加大,美联储或更倾向于降息。一旦降息重启,美债整体利率或将下行,美债有望走强。不过,若减税法案和债务上限顺利通过,或将增加中长期债券供给,推高期限溢价,使得收益率曲线走陡,短债或表现更好。本次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值在下降,这也就意味着美债现在相对比较“便宜”。我们认为,一方面,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暂时不会改变。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重启,改善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同时,美债收益率的下行将带动美债市场走强。综合来看,美债仍能继续持有。
报告正文
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投资者对美国政府信心下降,美债市场经历“抛售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5%。那么,到底是谁在抛售美债?展望未来,美债还能继续持有甚至抄底买入么?
1.到底谁在抛售美债?
对等关税宣布后,长期美债遭抛售。4月2日对等关税宣布以来,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美股、美债和美元均有下跌。在债券市场,主要被抛售的是5年期以上的中长期美债,而短期美债收益率较为稳定。在4月9日关税生效后,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5%、4.9%。

谁在抛售美债?更可能是非官方投资者。一方面,海外投资者参与卖出,例如日本投资者。根据日本财政省,4月5日当周,日本居民对外中长期债券投资净流出约176亿美元,为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出。另一方面,美国本土投资者或也在抛售,美国债基受到大量赎回,可能因此卖出美债。4月9日-16日期间,美国债券型长期共同基金资金净流出468亿美元,4月16日当周的单周流出额仅次于2020年新冠疫情。

但各国央行没有参与抛售。不过,截至4月16日当周,纽约联储托管数据显示,外国官方机构持有美债规模平稳,维持在2.9万亿美元附近,未出现明显下降。该账户记录了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债,指向海外官方并未参与此次抛售。

美债避险需求下降。美债的抛售,或反映了美元资产作为安全资产的需求下降。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朝令夕改”,政策不确定性陡增,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下降,导致美国本次股、债、汇均有下跌,美债作为避险资产吸引力被削弱。对等关税政策发布以来,美债与黄金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分化,黄金作为避风港吸引了更多的资金。

美国国内投资者是最大承接方。从持有结构变化来看,自2023年年中以来,美国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美债占比逐渐提升。具体机构来看,美国货币基金是购买主力。从海外官方持有量来看,日本、中国和英国的央行是前三大美国国债持有者,近一年来持有规模未见明显变化,分别维持在1.1万亿美元、7700亿美元和7400亿美元左右。

抛售压力已有缓和。当美债需求越差,美债互换利差负值越多。从高频交易需求来看,美债互换利差在关税生效后下降,于4月8日达到底部后逐渐回升。截至4月24日,2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互换利差已回升至-25bp、-55bp和-90bp附近运行,指向美债压力已有所缓解。

发行端需求不差。一方面,长期美债竞拍倍数边际回升。竞拍倍数是美债投标总额与可供竞标总额的比率,截至4月25日的最新拍卖结果来看,2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竞拍倍数边际好转,意味着美债需求尚可。另一方面,长期美债的Price Tail有所下降。美债Price Tail为“实际拍卖的最高收益率- 预发行收益率”,当需求越高,Price Tail越低。从最新的拍卖结果来看,10年期与30年期美债Price Tail为负,2年期也处于零附近,同样指向美债需求好转。

总结来看,4月2日对等关税引起了长期美债的抛售,带动长期美债收益率上行。本次抛售潮或是市场化行为,或反映美债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下降,而非海外官方的“武器化”出售。从高频数据来看,近期美债抛售压力有所缓解,从最新一周的拍卖发行结果来看,美债需求尚可。
2. 美债供给情况如何?
近期,受限于债务上限到期,美国财政部发行债务较为平稳。不过,长远来看,随着特朗普的减税政策逐步推进,美国财政赤字易升难降,未来美债供应量或继续上升。
美国财政收支难见改善。3月美国财政赤字出现边际改善,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转负至-7.1%,而收入同比增速上行。不过,截至今年3月,美国月度累计赤字为2022财年以来新高。若当前的支出结构保持不变,后续美国财政赤字或难以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医疗、收入等福利支出难以削减。另一方面,当前利率水平仍高,叠加债务规模大,国债利息支付额庞大。

美债到期以短债为主。从美债到期情况来看,未来3个月共有约4.5万亿美元的短期国债和约7300亿美元的附息国债到期,规模较为平稳。自从耶伦担任财政部部长以来,美国财政部倾向于通过更多的短债融资,以控制长期成本。

近期,美债供应受债务上限约束。由于美国债务上限暂停已于今年1月到期,美国财政部发行债券融资受到限制。经过4月纳税期后,财政部TGA余额回到5000亿美元的高位,现金较为充裕。根据CBO预计,财政部TGA余额耗尽的X-Date最早可能在8月到来。

长远来看,美国债务规模难降。目前,财政预算已进入细节协商阶段,减税法案推进和债务上限谈判是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4月10日,众议院通过了参议院的2025财年的并行预算决议,形成两院的共同预算决议,为两院财政和解程序奠定基础。接下来,两院各委员会将开始商讨财政细节,其中,众议院的筹款委员会将在5月12日-13日间商讨减税法案的延期。同时,根据共同预算决议,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提出将在未来十年内增加债务上限4万亿和5万亿美元,虽仍待敲定,但两院设定均超过历次谈判提额,若实现将长期增加美债供给。

未来美国财政赤字易升难降。一方面,特朗普多次声明,将不会削减福利发放等开支。另一方面,减税法案延期或只是前奏,特朗普政府未来或继续推出其余多项税收减免,例如小费税、加班费税等。长远来看,美国财政赤字易升难降,未来美债供应或还有增量。

3. 美债还能买么?
降息后,美债有望走强。对等关税政策虽已落地,但考虑到关税对通胀主要是一次性影响,且由于时滞存在,影响节奏靠后。因此相较通胀而言,美联储对于经济表现的关注可能更高。由于目前利率仍然较高,对经济活动仍形成限制,在经济前景风险加大的背景下,美联储或更倾向于降息。一旦降息重启,我们认为,美债整体利率或将下行。

短债或表现更好。一方面,近期市场对美债避险需求下降,促使十年期美债期限溢价跳升。另一方面,国债供给的增加是推升期限溢价的因素之一。自特朗普胜选以来,市场存在美国财政是否可持续的疑虑。若减税法案和债务上限顺利通过,或将增加中长期债券供给,推高期限溢价。综合来看,若降息重启,美债收益率将整体回落,但由于市场存在债务扩张担忧,期限溢价或仍将处于高位,使得收益率曲线走陡,美国短债或表现更好。

本次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值在下降,这也就意味着美债现在相对比较“便宜”。我们认为,一方面,“去美元”是更长期的趋势,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暂时不会改变。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重启,改善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同时,美债收益率的下行将带动美债市场走强。综合来看,美债仍能继续持有甚至抄底买入。

风险提示:
1)减税力度不及预期。2)支出削减不及预期。3)历史经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