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评级

惠誉:确认中电控股(00002.HK)和中华电力“A”长期本外币发行人评级,随后撤销评级

作者:祖木拉 2025-07-18 17:37

久期财经讯,7月18日,惠誉确认中电控股有限公司(CLP Holdings Limited,简称“中电控股”,00002.HK)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华电力有限公司(CLP Power Hong Kong Limited,简称“中华电力”)“A”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展望“稳定”。并确认两家公司的短期IDR均为“F1”。惠誉同时撤销所有评级。

中电控股的评级和展望基于其可预测的香港特区公用事业业务,该业务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占其EBITDA的70%以上。中华电力得益于其在中国香港特区九龙和新界的垂直整合电力业务的垄断地位,该业务受到透明的管制计划框架的规管。使中华电力获得准许回报率和运营成本转嫁。

惠誉出于商业原因决定撤销上述评级。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香港特区业务盈利稳定:惠誉预计2024-2028年期间,受529亿港元管制计划资本支出推动的资产基础扩张影响,中华电力的EBITDA将以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这项投资将加强输配电基础设施,以保障清洁可靠的能源供应。中华电力还计划建设电力基础设施以支持香港特区新经济及住宅中心“北部都会区”的发展。2025年第一季度因气候温和及用电量下降导致电力销售量同比减少2.6%,但惠誉预计中期电力需求将随经济增长而上升。

澳大利亚业务盈利趋缓:惠誉保守估计Energy Australia收益将下滑,因批发业务盈利能力从峰值回落,零售业务持续承压。随着Mt. Piper电厂通过多矿合同改善煤炭供应及灵活燃气发电贡献增加,惠誉预计批发利润率稳定性将增强。但中期批发价格走低的预期将形成抵消。零售业务激烈竞争也将导致利润率持续压缩及客户流失。

资本支出推高债务:由于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惠誉预计2025-2028年中电控股净债务将上升。期间年度资本支出总额预计达167亿港元,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增加。2024年因斥资30亿港元收购新总部及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净债务增加40亿港元。

杠杆升高与投资审慎:惠誉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随着新可再生能源项目尚需时日产生贡献,中电控股杠杆率将从2024年的2.6倍升至3.0倍以上水平,该水平仍与其评级相符。公司展现出投资纪律性,保持资本支出灵活性,并有战略投资者注资潜力。

并表评级方法:惠誉认为,中华电力的独立信用状况(SCP)比中电控股略强。惠誉一直将这两家公司作为一个并表实体进行分析,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惠誉基于《母子公司评级关联性标准》,评定两家实体之间的法律层面限制程度及获取和控制程度均为开放而评估两者关联性。

同业分析

中电控股的评级得益于其强劲的业务状况,与韩国电力公司(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AA-/稳定,独立信用状况:bbb-)相比,受监管的稳定收益比例更高,业务的地理分布更为多样化(包括在中国香港特区、中国内地、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东南亚)。中电控股的财务状况也更为强劲,因其债务和杠杆率指标较低。

中电控股的业务也比泰国发电局(Electricity Generating Authority of Thailand, BBB+/稳定, 独立信用状况:bbb+)更强劲,具有更好的一体化和地域多元化。其杠杆略高于泰国发电局,但由于香港特区业务的监管框架透明,中电控股拥有更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惠誉基于中电控股的并表状况评定中华电力的评级。

关键评级假设

2024-2028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0.1%

2025年经惠誉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为26%,2028年升至27%

2025-2028年期间,年度资本支出为166亿至167亿港元

2025年股息支付增长持平

评级敏感性

不适用,因为评级已被撤销。

流动性和债务结构

中电控股受益于均匀分布的债务到期情况,以及强大的银行和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披露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亿港元,而到期的短期债务为158亿港元。惠誉认为,由于该公司期限分布较广,且融资渠道强劲,资金缺口并非问题。并表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为309亿港元。

发行人简介

中电控股是亚洲领先的公用事业公司。该公司的大部分EBITDA来自其在中国香港特区的受监管的垂直一体化电力业务。其国际业务包括在澳大利亚的发电和零售公用事业,以及在印度、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发电资产。

收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