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调上海商业银行长期本外币存款评级至“A3”,展望调整至“稳定”
久期财经讯,11月21日,穆迪下调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SHANGHAI COMMERCIAL BANK
LIMITED,简称“上海商业银行”)长期和短期外币和本币存款评级从“A2/P-1”至“A3/P-2”。
穆迪同时下调了上海商业银行的次级票据评级从“Baa1(hyb)”下调至“Baa2(hyb)”,其基础信用评估(BCA)及调整后BCA从“a3”下调至“baa1”,长期本外币交易对手风险评级(CRRs)从“A1”下调至“A2”,以及长期交易对手风险评估从“Aa3(cr)”下调至“A1(cr)”。
短期本外币CRRs“P-1”及短期交易对手风险评估“P-1(cr)”维持不变。
上海商业银行长期存款评级的展望已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评级理据
此次评级及评估下调反映了上海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持续恶化,主要驱动因素是中国香港特区(Aa3 稳定)和美国(Aa1 稳定)商业房地产(CRE)行业的持续疲软。
展望调整为稳定,反映了在未来12-18个月内,穆迪预计若干缓解因素将缓冲上海商业银行面临的进一步资产质量压力。该行大部分房地产相关贷款由充足的抵押品担保。此外,盈利能力与资本充足率的改善,以及稳定的资金和流动性状况,预计将在展望期内支撑银行的信用状况。
未来12个月,上海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能继续承压,尽管当前处于降息周期且管理层持续努力减少房地产行业敞口,但不良贷款率预计仍将维持高位。该行贷款组合仍相对集中于房地产相关领域,这持续拖累其整体信用状况。截至2025年6月,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底的4.8%升至7.8%,反映出持续的资产质量挑战。
穆迪预计,未来12-18个月内,上海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稳定在0.35%-0.45%的有形资产回报率水平,支撑因素包括:融资成本下降带来的净息差相对稳定、流动性证券投资组合带来的强劲投资收入,以及信贷成本维持在约1.5%-2%(占贷款总额)的水平(因银行持续补充贷款损失准备金)。
过去三年,上海商业银行保持了异常强劲的资本状况,其有形普通股权益(TCE)与风险加权资产(RWA)的比率持续高于20%,在穆迪所评香港特区银行中处于最高水平之列。穆迪预计,在资产增速放缓和内部资本适度生成的支撑下,展望期内其资本状况将保持稳健。截至2025年6月,该行TCE/RWA比率从2024年底的25.7%升至26.0%。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上海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和RWA分别增长了0.7%和1.4%。2024财年,该行未向股东分配股息,与此前约10%的历史派息率形成显著偏离。鉴于当前盈利较弱,穆迪预计2025财年(2026年支付)的派息率仍将较低。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行流动性保持强劲,平均流动性维持比率为76.5%,远高于50%的监管最低要求。其资金结构保持稳定,客户存款占总负债的93%,对批发融资的依赖极低。上半年,定期存款占总存款的69%。
上海商业银行的baa1基础信用评估(BCA)基于香港特区强劲的宏观环境。穆迪在评估中采用了该行关键市场的银行业宏观环境的贷款加权平均,包括香港特区(强劲)、美国(强劲+)、中国内地(中等+)及亚太(除日本和澳大利亚)(中等+)。
上海商业银行由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控股多数股权。但穆迪未在其“baa1”调整后BCA中纳入任何母公司支持的上调。
由于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特区的存款市场份额较小,穆迪亦未在其评级中纳入任何政府支持的上调。
穆迪对其负债应用了高级解困损失(LGF)框架进行分析,因该行注册于香港特区(一个实施运营处置机制的地区)。根据高级LGF分析,其长期交易对手风险评估较调整后BCA获得三个子级的上调,交易对手风险评级获得两个子级的上调,长期存款评级获得一个子级的上调。
上海商业银行的Baa2(hyb)次级债务评级包含以下因素:(1)银行baa1的调整后BCA;(2)高级LGF分析下的一个子级的负面调整;(3)假设政府对银行损失吸收工具的支持概率较低,因此无评级上调。
可能导致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若上海商业银行的BCA被上调,或其次级负债的从属程度增加(导致初级存款人和高级无抵押债权人的LGF降低),其存款评级可能被上调。
上海商业银行的BCA可能在以下情况下被上调:(1)减少其对CRE的集中敞口;(2)改善资产质量,使问题贷款/贷款总额持续低于3%;(3)保持稳健盈利,有形资产净收益率持续高于0.75%;(4)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状况和资本水平。
若上海商业银行的调整后BCA被下调,或其次级负债的从属程度导致存款人的LGF升高,其评级可能被下调。
若上海商业银行的资本显著下降(TCE/RWA比率持续低于16%)、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问题贷款/贷款总额在未来12-18个月内接近10%),或盈利持续疲弱(有形资产净收益率持续低于0.3%),其BCA可能被下调。
上海商业银行注册于中国香港特区,截至2025年6月合并总资产为2290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