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确认中国化工“Baa2”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久期财经讯,8月17日,穆迪确认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中国化工”)的发行人评级为“Baa2”。
与此同时,穆迪确认了CNAC (HK) Finbridge Company Limited债务的“Baa2”有支持高级无抵押评级及“Baa3”有支持次级评级,上述债务均由中国化工担保。
评级展望保持稳定。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贷官Gerwin Ho表示:“评级确认反映了穆迪的预期,即中国化工的财务杠杆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保持基本稳定,并符合其评级,该公司将通过其母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Sinochem Holding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中国中化”)获得中国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
评级理据
中国化工的“Baa2”发行人评级结合了该公司的独立信用状况,并根据穆迪的评估,在必要时通过公司的最终母公司中国中化获得中国政府支持的可能性很高(A1稳定),将其评级上调了四个子级。
四个子级的提升是基于中国化工由中国中化全资控股,该公司作为中国中化的核心和直接子公司,在履行集团农业战略和发展化工产业的国家使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化工在盈利能力和资产方面为母公司做出了重大贡献。穆迪估计,根据2022年的业绩,中国化工占中国中化收入的42%、EBITDA的61%、资产的57%和调整后债务总额的61%。
中国中化拥有强大的支持能力,穆迪预计中国政府在必要时将提供非常高的支持。该公司是全球收入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化工行业唯一的中央国有企业,业务遍及150多个国家。
中国化工的独立信用状况反映了该公司庞大的业务规模和在化工和农业行业的全球市场地位;公司业务组合和终端用户行业的多元化;以及在国内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强大融资渠道。
与此同时,由于该公司债务杠杆有所改善但仍处于高位;盈利能力中等;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整合挑战,该公司的独立信用状况仍受到制约。
中国化工的EBITDA从2021年的470亿元人民币强劲增长至2022年的680亿元人民币,这主要得益于农化业务的盈利增长以及炼油业务重组带来的成本节约。考虑到调整后债务的适度增加,根据穆迪调整后债务/EBITDA之比衡量,中国化工的杠杆率从2021年的10.0倍以上改善至2022年的7.7倍。
穆迪预计,在化工行业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下,中国化工的EBITDA将在2023年小幅走弱。尽管如此,随着化工产品价格和需求从2023年的低水平复苏,公司的EBITDA预计将在2024年有所改善。与此同时,穆迪预计中国化工调整后的债务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减少,这主要是受其农化子公司债务下降的推动。
因此,穆迪预计,中国化工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去杠杆化,以实现7%左右的杠杆率基本稳定水平。这样的杠杆水平将继续支撑其独立信用状况。
上述基本情况预测并未考虑中国化工旗下农化子公司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yngenta Group Co., Ltd.,简称“先正达集团”,Baa1/稳定)宣布IPO的影响。先正达集团IPO的成功执行将对中国化工的信用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与中国化工现有债务规模相比,债务减少有限,因此对评级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
中国化工的流动性较弱。截至2023年3月,其现金余额为810亿元人民币,穆迪预计未来18个月的经营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其237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债务和同期预计的资本支出。尽管如此,鉴于该公司是中央政府所有,该公司在中国拥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同时,公司还拥有良好的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渠道。
中国化工的发行人评级还考虑了以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
中国化工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是由化工行业固有的风险驱动的,如废料和污染、物理气候和碳转型、生产责任以及健康和安全问题。然而,由于其规模庞大、地域多样化以及高度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包括农用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和其他产品),这些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从治理考虑来看,中国化工的风险敞口反映出其对高杠杆、复杂的组织结构和股权集中的董事会结构方面的承受能力。该公司对其母公司中国中化的战略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风险。
可能导致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对中国化工评级的稳定展望反映了穆迪的预期,即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受多元化盈利流、与中国中化联合重组产生的协同效应以及母公司的债务再融资支持的推动,该公司的杠杆率和信用指标将保持与评级一致。
稳定的展望也反映出中国化工拥有强大的融资渠道,这得益于其作为中国中化核心子公司的地位。
如果中国化工的独立信用状况增强,如盈利能力和债务杠杆的改善所证明的那样,使其调整后的债务/EBITDA之比持续保持在7.5倍以下,而其对中国中化的战略重要性保持不变,穆迪可能会上调该公司的评级。
如果中国化工的独立信用状况因其业务或财务状况的严重恶化而减弱,使其调整后的债务/EBITDA之比保持在9倍以上,且没有任何重大改善,穆迪可能会下调该公司的评级。
如果中国化工对中国中化的重要性或其母公司提供支持的能力减弱,穆迪也可能下调该公司的评级。
中国化工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中国中化的两大核心子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包括农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化学材料和特种化学品、工业设备以及石化加工。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489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为9010亿元人民币。中国中化持有该公司100%股份,而中国中化隶属于国务院,并由国资委负责监管。

